西安交大二附院科研团队开发新系统增强抗肿瘤效果 世界观热点

2023-05-08 13:23:45 来源:央广网


【资料图】

紫杉类药物(Paclitaxel,PTX)是多种实体肿瘤治疗的基石药物,然而由于药物副作用难以耐受、肿瘤部位药物浓度低、多疗程使用后患者对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等多种原因,限制了其疗效。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华峰教授、马小斌副教授团队、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吴昊研究员团队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递送系统PDCM@PTX,以克服上述技术缺点、增强抗肿瘤效果。

据介绍,该纳米载药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使两个树枝状聚合物以分步的方式组装,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并能自我组装成结构稳定的PDCM@PTX,改善PTX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循环时间,使肿瘤渗透率提高。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PDCM@PTX的响应性结构(酯键和二硫交联)被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的谷胱甘肽GSH和细胞内酯酶所裂解,使PTX和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在肿瘤原位释放,从而产生强烈的抗肿瘤效果。

医院专家表示,该递送系统在卵巢癌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较高的安全性,这项发明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并有着向其他新方向应用和发展的广阔前景。

据了解,该项研究成果《用于治疗多药耐药卵巢癌的程序化响应交联纳米载体》(Programmed-Response Cross-Linked Nanocarrier for Multidrug-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treatment)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药物控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IF 11.467)。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科研助理曲海晶,陕西科技大学杨金帆副教授(共一)和博士研究生李帅军(共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马小斌副教授、基础医学院吴昊研究员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源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第一产权单位。

该工作得到了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及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共同资助以及西安交大分析测试中心等平台的支持。本项工作具有开发新型药物纳米配方的巨大潜力,相关产品已经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康华峰教授、马小斌副教授团队、吴昊教授团队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合作良好,2022年曾于(Biomaterials IF15.304)发表(On-demand targeting nanotheranostics with stimuli-responsive releasing property to improve delivery efficiency to cancer),通过深入合作将在医工结合方向形成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西安交大二附院供稿)

关键词:

X 广告
公司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快递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